编者按:格莱姆新晋代言人组团闪亮登场!从颜值到气场到技术都很能打!他们对于“打鼓这件小事”有什么样的故事与心得呢?请他们用心地浅浅表述一下,或许有那么一句话,能够击中你的心窝。(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李敬泉:日常练习,就是在和音乐玩耍
“练基本功”会一直伴随着鼓手很长时间,如何理解“枯燥练习”呢?给大家四个方法:
第一、勤思考。练习的第一个层次是由慢到快;第二个层次就是思考。思考如何灵活地去变化手法,运用到节奏中,这样能让练习更加富有趣味性,也能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演奏习惯。
第二、定目标。目标会给人带来强大的内驱力,踏实努力朝着目标前行,这种力量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掉练习过程中的一些迷茫和枯燥。
第三、与音乐玩耍。架子鼓是一个偏节奏化的乐器,不像其他一些乐器那样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常去跟着各种各样的音乐去应用自己学习到的技巧和手法。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练习和应用,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爵士鼓的魅力。
第四、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和乐队一起合奏。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玩乐队,就可以感受到鼓在一个乐队里的作用,听到其他乐器和自己乐器齐奏时的爽快感,错开时交错的美感。这种快乐和幸福,会让人觉得平日里一些枯燥、需要耐心和毅力的练习也是值得的!
姜姜:当确定了人生的方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很多人可能觉得,乐器就要从小开始学。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如果你愿意,去做就好了。年龄不是问题,初始水平更不是问题。
我是高三下学期才开始真正接触爵士鼓。小区楼下有个琴行,有很专业的爵士鼓老师,每到晚上各种乐器演奏起来,让人觉得又吵闹又新奇。有一天我鼓起勇气跑进去感受了一把,结果爵士鼓老师打了一段,我居然能复刻下来。后来就交了学费,成为了学员。——但问题是,我并不在我家所在的城市读书。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靠自己研究的,包括上网看视频,学鼓谱,学乐理。那时没有鼓棒,就去操场捡了两根棍子在手上比划。后来带了鼓棒去学校,仗着坐最后一排,转鼓棒、打鞋底也都是常规操作了。甚至假装请病假出校外租鼓室练鼓。可以说,在遇到爵士鼓之后,我找到了人生值得努力的方向。
上了大学后,顺利地进入了爵士鼓社团。因为基础弱,反而受到了大家的照顾,给了我更多的表演时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开学典礼上,作为乐队的鼓手登场,那是我第一次以鼓手的身份登台表演,当舞台灯光落到我头上时,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从心中升腾起来。那时下了一个决心:是爵士鼓选择了我,我这辈子就打鼓吧。
后来的经历,只能用“特别顺”三个字形容。学校附近酒吧老板,每天中午给了我两个小时,让我抽空练鼓;我去一家琴行兼职,琴行负责人没怎么让我干活儿,倒是准许我在琴行里从早练到晚;后来我组建了女子乐队,去酒吧打鼓;一路上认识了许多人,受到了他们太多太多的照顾。
为自己挣了学费后,报读了北京迷笛音乐学校,随之而来是全国的音乐节巡演...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我的人生因为爵士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享受这一切,也很感激所有的遇见。
熊樱:只要坚持打鼓,就会有好事发生
打鼓的人生,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呢?
总能感受到成长带来的成就感。一首曲子,从不熟练到熟;一个技巧,从不会到会;打怪,升级,收获鼓励,迈入更大的舞台。能清晰地感受到练级与升级的快来。
会有一些蜕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我原本是个不善交际的人,通过爵士鼓,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懂得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有的让我的技术更加精进,有的能让我看清人生的方向。
当你学了爵士鼓,你就有了一个情绪调节器。心情好,打个曲子抒发一下情感;心情不好,打个曲子发泄一下情绪。简直就是调解压力的神器。心情愉悦,才能笃定地渐行渐远。
从学习爵士鼓的那一刻开始,你就拥有了一个转折,转折之后,它会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是工作,是日常,总之,你将再也不会与它分离。当然,这需要坚持,更需要信念。我会相信,只要坚持打鼓,就会有好事发生。所以,我会不遗余力地多打鼓,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乐器,了解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们总是需要音乐的力量。
厉晓童:克服瓶颈有一万种方法,关键是“去尝试去实现”
总是能听到“瓶颈”两个字。但仔细想想,生而为人,总是有瓶颈的。不仅学鼓,打鼓有瓶颈。成长啦,学习啦,工作啦,人际关系啦,哪个没有瓶颈。这样细想一下,打鼓的瓶颈都不算什么。因为毕竟这是可以一个人可以默默去搞定的。
如果用一个具体的场景,去展现打鼓的瓶颈期,那就是“不知道该练什么”,或者“总觉得练什么都没用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向前看,找方向。而是往回看,找不足。如果能找到自己哪里不够好,那就往这个方向努力就好了。如果找不到,其实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做自己最不想做的练习。脑海中只留一个感觉:打就完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练了很久,也练得很认真,但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这个时候,主打一个“引导的可贵”,找到老师,找到同学,咨询一下,或者一切琢磨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其他人的经验能够为你带来巨大的启发。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
张洋洋:沿着父辈的道路,再努力前行一些些
我一出生,就已经被打上了音乐的烙印。
爸爸妈妈都是鼓手,在各自的乐队中都是中坚力量。再往上一代,爷爷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艺术工作,奶奶是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女演员闫学晶的老师。
我从小在妈妈的鼓校长大,我甚至不需要主动去学,那些旋律,技巧就流动在我的血管之中。熏陶这种事真的不是随口说说的,爵士鼓是陪伴我成长的挚友,我怎能不喜欢。
我妈妈的老师是肖庆平,国家二级演奏员,历年来在多个交响乐团担任打击乐首席,曾代表国家前往世界各地进行音乐交流演出,与多位国际知名音乐艺术大师合作过。
我常常觉得我生活在一片打击乐的星空下,漫天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前行的道路。而我也会沉下心来,在不同的舞台上积累经验,走出属于自己的音乐道路。
谢宛彤: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
我认为,任何乐器的学习,都是三分天赋、七分努力。
节奏感对于爵士鼓学习来说很关键,同时需要演奏者手脚配合去演奏。因此,节奏感强的孩子,或者四肢协调能力好的孩子,学鼓会更加的轻松。
当然,光有节奏感和四肢协调能力是不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是达成成就的关键”。你对爵士鼓充满兴趣,你愿意去了解、学习爵士鼓,你愿意花一定的时间甚至很长的时间去坚持练习,才可以不断地进步。
拿我来说,我试着学过钢琴、小提琴、古筝,但感觉都提不起劲,后来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小女孩打鼓,直接被帅到了。于是向妈妈提出爵士鼓。这种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让我愿意为它努力,愿意为它坚持。
天赋,是你学习的敲门砖;入门之后,努力就开始发挥最关键的作用了。成就并不来源于天赋,而是来源于坚持不懈的练习!请相信,学习任何事物的唯一捷径,就是勤奋、努力。
刘安其:格莱姆和我们年轻鼓手很搭
我一直记得我的第一款鼓,它就像我的朋友,是一种敏感而略带清脆的声音。为了适应它,我学会了控制力量和落点。我后来打过很多鼓,想起它来,才知道鼓也会敏感的。音乐,好像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技术和情感的融合。
后来上了更多的舞台,遇到那些深沉而独特的爵士鼓。那是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一同在舞台上征服台下的听众。音乐是有力量和魅力的,爵士鼓也是有气质与个性的。
格莱姆的鼓是一种怎么样的气质呢?它的音色听起来就像个面目俊朗的小哥哥;用硬件传达的内心世界,却十分地稳重,给人以安全感;外型嘛,我喜欢便携小巧的,格莱姆就有;格莱姆的颜值也很能打,养眼,好看,无论你在什么样的舞台上,格莱姆都可以成为你最靠谱的伙伴。
张雨亭:爵士鼓大师们会在排队的时候,对着空气打鼓
如何才能从萌新成为大神?一个字:练!
于是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练到哪个程度才算好?总不能无休止地练下去吧。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分阶段的。
在学鼓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练基本功。能坚持下来,说明你有成为大神的潜质;坚持不下来,还是出门右拐找些别的事情做做吧。大量的练习时间,主要的目的还不是为了练习所谓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肌肉记忆。我所知道的一些爵士鼓大师,他们甚至会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去练习,比如在硬了的披萨上练习;在排队、等餐的时候举着空气鼓棒,打空气鼓。种种举动,都是对爵士鼓热爱的一种表达。只有这种热爱,以及由热爱主导的重复练习,才能够在爵士鼓上有所成就。
随着你渐渐摆脱新手期,接下来就要找到自己的节奏,设置练习的重点与频率。需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做高效练习。拿我自己说吧,我会在不同时期练习,为自己设置不同的练习重点。有时候一个月只练一项重点,直到把它练得很好之后,再开始进行下一个阶段不同的重点练习。
总之,熟能生巧,练习时间越长,熟悉度一定是越好的。每个阶段练习的重点不一样,利用好碎片时间很重要,练习学会调整好思路和心态,是你成长为一名爵士鼓高手的必经之路。